日产无人区一线二线三线2023|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メイド|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精品区|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二

    1. <cite id="7gwuu"></cite>
      <code id="7gwuu"></code>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健康頻道>>健康>>正文
        今年4月11日是第29個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治療的中西醫(yī)結合策略
        2025年04月11日 10時11分   山西日報

        帕金森病是一種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具有隱匿性起病和進行性發(fā)展等特點,在臨床上表現出以行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肉強直和步態(tài)平衡障礙為主的運動癥狀,以及嗅覺減退、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情緒認知異常等非運動癥狀。

        1817年,英國醫(yī)生詹姆士·帕金森將有詳細觀察記錄的6個相關病例做了首次公開報道,1872年法國神經病學家讓-馬丁·夏科發(fā)現運動遲緩是該病獨立的核心癥狀,并將這種病命名為帕金森病。1997年,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支持下,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決定將每年的4月11日,也就是帕金森醫(yī)生的生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年4月11日是第29個世界帕金森病日,設立帕金森病日,除了紀念帕金森醫(yī)生,并向他致敬的意義外,還有提高認識、普及疾病知識,支持患者、關注身心需求、改善生活質量、延緩生命進程,推動研究、提升治療水平的意義。

        A

        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約為0.3%,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顯著提高。男性多于女性。

        現代醫(yī)學對帕金森病的基本現實: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策略

        多種因素致病,具體病因不詳

        迄今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學科學上仍不清楚,目前普遍認為,帕金森病不是由單一因素引起的,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而致,但最主要的還是年齡老化、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

        一方面,帕金森病主要發(fā)病于中老年,提示年齡老化和發(fā)病有關。年齡老化是帕金森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另一方面,帕金森病的一些家族聚集現象和家族遺傳性致病基因的發(fā)現,說明遺傳因素可以使患病的可能性增加;第三個是環(huán)境中存在一些有毒物質損傷大腦神經元,對毒素易感的個體接觸毒素后,因解毒功能障礙出現漸進性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損害,這種損害隨著年齡的增長進一步加深,最后引起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約為0.3%,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顯著提高。男性多于女性。根據2023年數據,全球大約有1000萬患者,我國現有帕金森病人數約300萬,是僅次于阿爾茲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經退行性疾病,且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持續(xù)增長。

        帕金森病本身不直接致死,但晚期并發(fā)癥可能縮短壽命,如吞咽困難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是常見的致死原因。另外還有跌倒骨折、長期臥床深靜脈血栓等。大體看來,未治療患者的生存期為10年左右,合理治療后可能延長10—20年,甚至更久。帕金森病目前尚無明確的預防手段,但避免接觸農藥和重金屬,減少頭部外傷,控制好腦血管病易發(fā)因素,規(guī)律鍛煉,適量飲用綠茶或咖啡可能會降低風險。

        中腦黑質退化,確切機理不清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變部位在中腦的黑質,尤其是黑質的致密部。這一區(qū)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發(fā)生進行性退化或死亡,導致多巴胺分泌顯著減少,紋狀體多巴胺水平下降(減少70%—80%時),基底神經節(jié)的“直接通路”和“間接通路”平衡失調,引發(fā)典型的運動癥狀。

        帕金森病的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一般包括遺傳變異、環(huán)境因素、蛋白質異常積累、線粒體功能障礙、氧化應激、神經炎癥和免疫異常等等。

        目前認為帕金森病的病理過程可能遵循以下順序進行:早期病變始于嗅球和延髓迷走神經背核,引發(fā)嗅覺減退和便秘。中期累及中腦黑質,出現典型運動癥狀。晚期擴散至邊緣系統(tǒng)和皮層,導致癡呆和精神癥狀。從病理上看,帕金森病的α突觸核蛋白錯誤折疊、路易小體形成、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退化死亡無法逆轉恢復,因此,本病無法治愈。

        缺明確標志物,靠癥狀確診難

        帕金森病的診斷一般是醫(yī)生根據癥狀來進行的,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病理標志物,缺乏“金指標”。核磁、CT、超聲等影像學檢查也只能作為參考,用于鑒別診斷。多巴胺轉運體pet的價格太高,一般醫(yī)院并不開展,臨床應用還不廣泛;作為病理標志物的α突觸核蛋白檢測和神經炎癥標志物檢測目前只用在科學研究上,沒有進入到臨床。因此,帕金森病的臨床診斷主要靠醫(yī)生的臨床經驗,依據癥狀,結合用藥后的反應,需要三到五年的細致觀察,才能確診??紤]是不是帕金森病不難,難的是最終的帕金森病確診,沒有硬指標,確診不能一錘定音。即使這樣嚴謹診斷,據有關研究、尸檢表明,有20%—25%的帕金森病是診斷錯誤的。

        治療控制癥狀,不能根本治愈

        帕金森病的治療原則是以患者為中心,結合疾病分期、癥狀特點、年齡及個體需求,通過多學科實現癥狀控制、功能保留和生命質量提升。

        一是個體化治療。要因人而異,精準施治。首先要年齡分層。對小于65歲的患者,優(yōu)先選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非多巴胺制劑;對于年齡大于65歲或存在認知障礙者,要直接用多巴胺制劑。其次要以癥狀為主導。對以震顫為主者,無認知障礙可用苯海索,效果不好時考慮采用DBS手術,對以強直/運動遲緩為主者,選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多巴胺制劑等,對臨床上非運動癥狀明顯者,則針對性用藥。

        二是分階段調整。要根據早中晚三期,分定策略,動態(tài)實施。在早期,以控制癥狀、延緩進展為目標;在中期,以優(yōu)化藥物療效、管理運動并發(fā)癥為目標;在晚期,盡可能以維持功能、延長生命為目標。

        從臨床實踐看,所有帕金森病的藥物治療都只是控制癥狀,不能治愈、不能去根,藥物治療的核心目標是以最小藥物劑量實現最佳的癥狀控制,不追求療效完美。帕金森病無法從根本上治愈,但可通過合理用藥,多學科綜合管理,改善癥狀,保護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B

        中醫(yī)藥學對本病的認識和治療可追溯到《黃帝內經》,歷代以來均有發(fā)展,明清時期尤有建樹

        中醫(yī)學對帕金森病基本認識:源流、病因、病機和辨證論治

        認識源遠流長,理念思想先進,經驗積累豐富

        中醫(yī)學對帕金森病的認識源遠流長,雖然古代中醫(yī)文獻沒有明確提出帕金森的病名,但根據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綜合歷代醫(yī)家文獻的記載,可概括為:以震顫為主要表現的,中醫(yī)叫“震掉”“顫振”“振掉”“震顫”“顫抖”“手足顫動”“風顫”等;以肌強直為主要表現的中醫(yī)叫“拘攣”“痙病”“筋急”“轉搖不能”“屈伸不能”“行步奔急”等。

        根據現代醫(yī)學有關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中醫(yī)的描述不能與之完全對應?!饵S帝內經》已出現與震顫、強直、慌張步態(tài)等癥狀相類似的描述?!端貑枴ぶ琳嬉笳撈分^:“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其中“強直”“收引”“掉”與帕金森病的癥狀類似,并指出其病機與肝腎有關?!端貑枴っ}要精微論》曰:“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腎藏精主骨,生髓充腦,腎虛則腎精衰竭,腦髓空虛,遂出現頭部及軀干前傾,肢體轉動不利,行則小步前沖等癥狀,說明該病的發(fā)生與腎密切相關。

        東漢末年華佗在其著作《中藏經·論筋痹第三十七》曰:“行步奔急,淫邪傷肝,肝失其氣,因而寒熱所客,久而不去,流入筋會,則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緩也,故曰筋痹?!逼洹靶胁奖技薄薄安荒苁婢彙保愃朴谂两鹕〉幕艔埐綉B(tài)。

        元代醫(yī)家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記載了1例具有帕金森病特征的病案,經當代名醫(yī)潘澄濂教授和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張振馨教授考證,張從正的病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帕金森病的報道,比帕金森醫(yī)生早600年左右。

        明代醫(yī)家孫一奎在《赤水玄珠》中首次把以震顫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命名為“顫振癥”,并創(chuàng)立摧肝丸。明代醫(yī)家王肯堂集前賢之大成,指出顫振屬風,并單列一病,位“諸風門”下,并提出顫振“壯年鮮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的臨床特征;同時對本病的預后做出了論斷:“夫年老陰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極難為治?!?/p>

        迨至清代,張璐在《張氏醫(yī)通·顫振》中對顫證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及其預后有了較全面的闡述,指出本證主要是風、火、痰、虛為患,并載列相應的治療方藥十余首,對本病的認識不斷深入。

        總之,中醫(yī)藥學對本病的認識和治療可追溯到《黃帝內經》,歷代以來均有發(fā)展,明清時期尤有建樹,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淺顯到深刻的過程,為本病的中醫(yī)診治奠定了理論基礎,總結了實踐經驗。

        病名概念明確,病因認識合理,病機分析透徹

        帕金森病是西方醫(yī)學近現代出現的一種病名,中醫(yī)學沒有這樣的病名。但根據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和演變規(guī)律,結合病理特征,中醫(yī)學在理論研究和臨床治療中也在積極地分析病因病機,總結探索關于帕金森病的辨證分型和治療方法。理論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形成了專家共識;臨床上表現了很好的療效,涌現了豐富的治療技術和有效方藥。

        1.關于帕金森病的中醫(yī)病名

        近年來,中醫(yī)對帕金森病的認識仍不斷深化,有專家根據帕金森病的運動癥狀將其歸屬于“顫證”病。但我們認為,這樣的認識不全面,不能概括反應帕金森病發(fā)生的全部運動癥狀。應該是以震顫為主要臨床特征者,可歸于中醫(yī)“顫證”病,對應的是帕金森病的振顫為主型(TD)。而以肌肉僵直、運動遲緩為主要臨床特征者,則應歸于中醫(yī)拘攣和痹病,大體對應的是帕金森病的僵直少動型(AR)。中期產生腎憊,后期表現虛勞。因此,根據帕金森病發(fā)病類型或病變階段,應屬于顫病、拘攣、痹病、腎憊、虛勞等中醫(yī)病名。

        2.關于帕金森病的中醫(yī)病因

        我們認為,早在運動癥狀出現前,產生嗅覺減退、便秘、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究其病因,一是外感六淫及邪毒之氣(如農藥氣體、一氧化碳、殺蟲劑、除草劑氣體),傷及于肺,不能司鼻,致使嗅覺減退或異常,因為有邪毒,所以肺病雖愈,但鼻毒難消。二是飲食不潔,邪毒進入腸胃(如溶有錳、汞各種重金屬的水和食物,以及服用氟桂利嗪、利血平及一些抗抑郁藥),影響腑氣通降,大腸傳導失常,出現便秘。三是頭部外傷等,形成腦部淤毒。這三種病因久病可上傳于腦,使得腦失清靈,出現失眠、抑郁等。這是帕金森病臨床前趨期,討論的是中醫(yī)的起始病因。

        隨著病程的進展,5到15年后,外邪內犯、飲食不節(jié)、勞逸失度、七情內傷,逐步影響腎肝脾三臟功能失調,引發(fā)出現運動癥狀。當出現運動癥狀時,帕金森病就進入了臨床發(fā)病期。

        3.關于帕金森病的中醫(yī)病機

        根據帕金森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的特點,腎虛是其核心病機,貫穿始終。帕金森病表現的病機,早期腎陰虛,中期腎陽虛,晚期則腎陰陽兩虛和腎氣虛損,腎虛是貫穿疾病始終的基本病機和第一要素,事關治病求本;其次是肝虛,肝血虛筋脈失去濡養(yǎng)、肝風內動是早、中期帕金森病癥狀產生的主要病機;再次是脾虛,肢體沉重、運動乏力等,皆關乎于脾虛濕盛,下注阻絡,脾虛氣血生化無源。除此之外,痰淤毒、風寒濕都是重要的病機要素。根據帕金森病類型不同、年齡不同、病期不同、個人的體質不同和發(fā)展程度不同,病機也不相同。

        大體上,臨床的較早期,腎陰虛是關鍵,兼有內風,或兼痰、淤、毒。虛實夾雜,以實為主。往后發(fā)展,病發(fā)而進入早期,由腎而累及肝,或者脾,同時痰、淤、毒傷及臟腑,風寒濕入侵筋肉皮脈,要注重消除。繼續(xù)發(fā)展,2—5年后,病情演變惡化,進入病變中期。這時病機的核心是腎肝脾俱損,但以陽虛為主。同時,痰、淤、毒由臟腑而深入腦髓,寒濕之邪侵犯肉筋骨脈,極難消除。到了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僵硬、無力、平衡失調使多數患者在輪椅上或癱臥在床,這時的病機是五臟虛損、陰陽兩虛、氣血不足、神識昏亂。

        辨病辨證結合,整體動態(tài)調控,力求治病求本

        帕金森病是一種終身疾病,病情復雜、治療棘手、病程較長。而且,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不同時期患者的狀況不同,病因病機和臨床表現都在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1.做好兩個區(qū)分。

        一是要分病論治。我們根據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把以震顫為主的,按中醫(yī)“顫證”病治療。以僵直少動為主的,按中醫(yī)拘攣、痹病等治療。二是要分期治療。按早中晚三期,根據特點,分別辨證施治。年輕患者實證居多;早期虛實錯雜,以實為主;中期虛實錯雜,虛證為主;晚期臟腑皆虛,陰陽虛,氣血虛,有實證,不明顯,且多為因虛致實。

        早期的震顫型可辨證分為四個證型。一是風陽內動證,用育陰潛陽息風法治療,六味地黃丸和天麻鉤藤飲加減;二是痰熱動風證,用清熱化痰法治療,導痰湯加味;三是氣血虧虛證,用補氣益血息風定顫法治療,八珍湯加減;四是血瘀風動證,用活血化瘀息風定顫法治療,血府逐淤湯加減。僵直少動型與拘攣和痹癥相關,結合癥狀可辨證分為三個證型。一是肝腎不足證,用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法治療,獨活寄生湯加減。二是痰淤痹阻證,用化痰逐淤搜風通絡法治療,二陳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三是脾虛筋攣證,用健脾益氣養(yǎng)通絡法治療,八珍湯加黃芪、雞血藤、全蝎、地龍。

        中期增加的混合型可命名為腎憊病,屬于腎虛血瘀陽虛證。主要病機是腎精嚴重虧虛,髓海不足,不能久立,行則震掉,腎陽虛,則頭眩,身膶動,振振欲擗地,同時久病成淤,有淤血病機。用補腎溫陽化瘀法治療,右歸丸和血府逐淤湯加減。晚期病變成為虛勞,顫僵抖藥力均無法達及,應固護胃氣益氣養(yǎng)血為主,兼及其他癥狀。可根據病情選用十全大補湯、歸脾湯、地黃飲子等。

        2.統(tǒng)籌兩個兼顧。

        一是兼顧當下療效和長遠結果。帕金森病長期管理的觀念極為重要,中醫(yī)治療能使得多巴胺蜜月期長、副作用小、運動并發(fā)癥出現晚,病程進展慢些、生活質量好些、活的壽命長些是我們遣方用藥的目標,也是中醫(yī)治病的硬道理。二是兼顧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帕金森病的治療,兼顧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能發(fā)揮中醫(yī)特色和長處,彌補單用西藥的療效缺陷,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提升診療水平。

        C

        中醫(yī)標本結合的理念,不只體現在中醫(yī)組方用藥上,更要辨病和辨證相結合,把西藥納入中藥的組方體系

        中西醫(yī)結合對帕金森病的治療策略:增強療效與減少副作用、標本兼顧與協(xié)同創(chuàng)新

        理論結合,實踐融合,既揚長更避短

        在充分肯定西醫(yī)西藥對帕金森病治療歷史性貢獻的同時,還必須指出,盡管目前西醫(yī)是治療帕金森病的主力軍,但存在療效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任重道遠。

        根據現有的研究和臨床證實,中藥和針灸能配合西藥控制運動癥狀,得到更為滿意的療效,即使那部分服用多巴胺制劑效果不明顯的患者,中藥也有獨到的療效。中藥的長項在于對非運動癥狀的治療,比如便秘、失眠、小便頻數、汗出異常等,療效確切,辦法多、效果好,優(yōu)于西藥。早期患者,中醫(yī)可對震顫者單獨治療,補腎養(yǎng)肝,息風止顫,有一定的效果;對僵直少動型,補腎活血,養(yǎng)血通絡,效果也非常明顯。到疾病中期,中藥一方面可以配合西藥控制癥狀,可以推遲多巴胺的加量,還能減輕副作用,減少運動并發(fā)癥和異動癥。后期中藥配合針灸,平補陰陽,益氣養(yǎng)血,能提高患者體能,減少遺尿、吞咽困難、嗆咳、褥瘡、靜脈血栓等,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病證結合,組方聯合,既治標也求本

        當今,西醫(yī)對帕金森病只能控制癥狀,不能治愈。反觀中醫(yī),治療理念上病證結合,藥物作用上多靶點起效,標本兼顧。中醫(yī)的方證主要對的是病的本,標是兼顧,是組方時的加減。盡管臨床缺乏大樣本的循證醫(yī)學支持,說中醫(yī)能治愈帕金森病依據不足,但在實驗醫(yī)學上的結論還是鼓舞人心的。山西中醫(yī)藥大學腦病學研究團隊,以補腎生髓法防治包括帕金森病在內的神經退行性腦病30余年,主持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培養(yǎng)25名醫(yī)學博士。我們以加減地黃飲子為干預方劑,進行了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發(fā)現加減地黃飲子能有效中和清除α突觸核蛋白,有效抑制炎性反應、泛素-蛋白酶體系統(tǒng)缺陷、線粒體吞噬缺陷、氧化應激,改變糖代謝異常,這些都是可塑性治療結果。推廣到臨床,進一步證明了中醫(yī)對帕金森病治病求本的實踐。

        中醫(yī)標本結合的理念,不只體現在中醫(yī)組方用藥上,更要辨病和辨證相結合,把西藥納入中藥的組方體系。我們堅持組建中西藥聯用的合處方。以年輕帕金森病患者表現單側上肢抖動者為例,中醫(yī)辨為風陽內動證,方用六味地黃丸和天麻鉤藤飲加減,方中,六味地黃丸和杜仲、牛膝、寄生補陰潛陽,天麻、鉤藤、石決明息風止痙,共奏育陰潛陽息風的效果,治療震顫。但如果按中醫(yī)辨證論治的思想,組成中西醫(yī)聯用合處方,則以苯海索為君,針對震顫的主癥,治標;六味地黃丸和杜仲、牛膝、寄生等為臣,補腎養(yǎng)陰,治本。不用或少用天麻、鉤藤、石決明等,因為他們除震顫的效果遠遠不如苯海索。這樣的組方,中西醫(yī)藥結合、治本治標結合,極大地提高了療效,無疑是當下最具中國醫(yī)學特色、臨床療效最好的選擇。

        總之,我們一定要堅持中西醫(yī)結合原則,中西醫(yī)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把能解決病人問題的最好辦法拿出來。

        山西中醫(yī)藥大學腦病學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 張俊龍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