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理由:
“親切二人臺,民間歌舞來。春風揚錦帕,飛蝶百花開”。老舍先生曾這樣盛贊二人臺。
“萬綠叢中一點紅”的二人臺自形成以來,就唱著最走心的濃情蜜意,撩撥著太多人的奔放情愫,引無數(shù)人為之競折腰。而這套飽含著編著者深情厚意的《二人臺研究叢書》,更像一臺精密的考古儀器,將深植于民間的二人臺從歷史的褶皺中完整托出。
《叢書》分為二人臺史略、二人臺音樂、二人臺音樂概論、二人臺劇目四卷。打開《二人臺史略》,時間軸似乎徐徐展開,昔日“走西口”的移民潮與二人臺的傳播軌跡完美重合,二人臺成為勞動人民用腳步寫就的史詩。翻動《二人臺音樂概論》,那些曾被誤認為“俚俗小調(diào)”的旋律顯露出驚人的藝術(shù)生命力,暗含著北方游牧與農(nóng)耕文明的和聲法則。最動人的是《二人臺劇目》里那些帶著泥土芬芳的劇本,處處體現(xiàn)著生活細節(jié)。《打櫻桃》中青年男女的俏皮對唱藏著晉西北人特有的幽默智慧;《王成賣碗》小商販的市井百態(tài)映照出清末民初的社會鏡像。某個瞬間,這些生活情景似乎沒藏在凝固的文學劇本里,而成為鄉(xiāng)間跳動的動人音符。
錢鐘書先生說:“文化是往昔的幽靈,住在今天的血肉之軀里”。這套叢書以另一種方式讓我們走近帶著泥土呼吸與風沙韻律的二人臺,也讓更多人看到她重新生根發(fā)芽。
推薦人簡介:
韓灝淵,忻州市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忻州文化口述史》(18集)編輯;《忻州文化藝術(shù)》編輯,現(xiàn)為忻州文化研究院辦公室干部。
(責任編輯:盧相汀)